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生弃嘉峪关选调生职位,辞职背后的人各有志选择

嘉峪关 更新于:2025-08-02 06:26
  • 文彬文静
    武汉大学毕业生考上了嘉峪关的选调生,工作没多久就辞职了,辞职本身没什么,人各有志嘛,关键是她离职后在网上发了一通言论,这事儿就闹得有点大,她把嘉峪关形容得不堪入目,说那是“落后的小县城”,说在那里生活“就像被禁锢”,甚至用“黑奴”这样的词来自比,更过分的是,她还断言在那种地方“能找到什么好男人”,这些充满歧视和侮辱性的字眼,被截图传得到处都是,让嘉峪关人、让在基层工作的人,甚至让很多普通网友都觉得心里堵得慌。

    选调生是啥,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,简单说,就是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,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,起点高,机会多,尤其是名校生,竞争相当激烈,考上很不容易,武汉大学作为顶尖高校,其毕业生走上这条路的不少,大家对他们普遍有较高期待,觉得他们素质高、能力强,能实实在在为地方发展做贡献,而且,“到基层去”是国家鼓励的方向,多少年轻人响应号召,去艰苦的地方锻炼、奉献,改变自己也改变当地面貌,这原本是一件双向奔赴、值得尊重的事。

    所以,看到这位武大女生的言论,真是让人又气又难过,气的是,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、本应明事理、有担当的名校毕业生,却用如此刻薄、偏激、充满地域歧视的语言去贬低一个接纳她的地方和那里的人民,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,那种对他人、对基层、对欠发达地区缺乏基本尊重的态度,实在令人失望,难过的是,这些话深深伤害了嘉峪关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人民的感情,也伤害了无数在基层默默奉献、甘于付出的年轻人和公职人员的尊严,地方的发展有差异,生活条件有高低,但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民和他们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见、被尊重,用“落后”、“黑奴”、“禁锢”这种词汇,不仅仅是认知偏差,更暴露了个人品格的缺陷,名校光环不是伤害他人的资本,基层也不是用来践踏和鄙夷的跳板,这件事,值得所有即将或正在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引以为戒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