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觉得嘉峪关现在渐渐丢失了哪些旧时过年的习俗?

嘉峪关 更新于:2025-06-08 00:30
  • 50后的老奶奶

    嘉峪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,其年节习俗融合了中原文化和边塞文化的特色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可能已经逐渐消失或改变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已经丢失的嘉峪关旧时过年习俗:
    1. "贴春联":春联是春节期间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习俗之一,但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,手写春联的技艺可能逐渐失传。
    2. "祭祖":虽然现在很多人仍然保持祭祖的习惯,但在嘉峪关这样的边塞地区,可能因为交通、工作和居住环境的变化,传统的祭祖活动有所简化或改变。
    3. "燃放鞭炮":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城市管理的需要,一些地方对燃放鞭炮有了严格的限制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年味的体验。
    4. "拜年":传统的拜年方式可能因为工作节奏的加快、人口流动的增多而有所改变,如面对面拜年可能减少,而短信、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的拜年方式增多。
    5. "制作年货":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年货,如自制食品、衣物等,而现在很多年货都可以在市场上购买,家庭自制的年货可能减少。
    6. "穿新衣":虽然现在依然有穿新衣的习俗,但传统上,人们会在新年之前自己缝制新衣,这种手工艺可能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而减少。
    7. "庙会

    举报
  • 春风拂面209496881

    1.扭秧歌:原先很热闹,现在虽然也有,但节目陈旧,加之看的人少,街上毫无年味年气;

    2.花灯:原先酒钢在十五的时候,会有花灯和烟火表演,人们吃完元宵,熙熙攘攘的去观看烟火,之后看了花灯,回家喝酒聚会。现在没了花灯,短短的烟火表演,索然无味。

    3.拜年:老一辈人拜年,串门、唠嗑、喝酒。现在年轻人,电话微信拜年,和好友ktv、慢摇吧、打麻将。

    4.吃喝:原先家里会准备很多食材,无论自家人吃,或者招待客人,都在家里忙活。现在年夜饭都在外面吃,请客亦是。没有忙活时候那种感觉。

    5.家人团聚:原先围着爷爷奶奶,一大家子。现在老一辈离去,叔伯一辈,很难那么团聚热闹。

    6.放假欢聚:原先过年是欢聚,现在变成了旅游。

    7.压岁钱:原先是实物货币,捏在手里,那厚厚一沓感觉自己富可敌国;现在电子红包,只是数字而已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