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不掉的过去0u8e
![]()
中国拥抱世界##微博旅行家
在大西北,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,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的雄关——嘉峪关。
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,是明朝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,也是古代“丝绸之路”的交通要塞。它的名字来源于关口南侧的嘉峪山,而“嘉峪”在蒙古语中意为“好山谷”。在那个冷兵器时代,嘉峪关是明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,它与长城相连,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。无数的将士曾在这里戍守,他们远离家乡,用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。
带着微博去旅行
嘉峪关的建筑布局严谨,规模宏大。它由内城、外城、罗城、瓮城、城壕等部分组成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。内城是关城的核心,城墙上设有垛口和瞭望孔,供士兵们观察敌情和进行防御。外城则起到了缓冲的作用,而罗城则进一步加强了关城的防御能力。瓮城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,它使得敌人进入关城后,会陷入一个狭小的空间,便于守军进行夹击,真是奇妙。
嘉峪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,它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关城内,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。其中,最有名的当属“定城砖”的传说。相传,在修建嘉峪关时,工匠们经过精确的计算,发现修建所需的砖块数量正好与实际所需相符。然而,在工程即将完工时,却发现多出了一块砖。这块砖被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,成为了“定城砖”。如今,嘉峪关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。